钢琴游戏难度排行榜 钢琴游戏难度排序
一、全球钢琴曲难度排行(最完整)的排行第十七
1、普罗科菲耶夫的《第2钢琴协奏曲》
2、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G小调,OP.16,作于1913年,因当时同班好友斯密特霍夫自杀,故此曲呈献给斯密特霍夫,因原谱丢失,普罗科菲耶大1923年凭记忆再整理而成。此曲1913年8月23日由普罗科菲耶夫主奏而首演。首演时,由于一直是节拍的激烈敲击和不协和弦的连续,曾遭许多人退席谩骂。多数报道称:“这种未来的音乐,送给魔鬼去吧。大家是来享乐的,我家的猫也会弹这种音乐。”而当时贾吉列夫正是听完此曲而邀请普罗科菲耶夫为他创作舞剧音乐,批评家卡拉蒂吉(Viatcheslav Karatygin,1875—1925)则称:“我确信10年后,听众会给这位年轻作曲家的天赋,报以等于的掌声来为昨日冒失的嘲笑赎罪。”此曲共4个乐章:第一乐章:小行板,G小调,奏鸣曲型的自在形式。呈示部以弦乐拨奏和单簧管2小节序奏作引导,钢琴左手弹分散和弦,右手出现充满忧愁的第一主题。主题在木管和钢琴间一来一往后,移至快速音群。第二主题为小快板,钢琴弹出第二主题后,不断展开瑰丽的音型。移至长笛和双簧管、长笛和单簧管后,稍慢一点,以乐队合奏结束呈示部。进步部以钢琴在大提琴震音背景上展开第一主题瑰丽进步始,以快速达到高潮,平静之后再现部钢琴一出现第一主题立即结束。第二乐章:谐谑曲,活泼地,D小调,三段体,为快速进行的托卡它型乐章。第一段一开始就以强烈的钢琴主题为中心,弦乐拨奏,管乐作滑稽音型夹在中间。中段是伴奏的乐队不断奏跃动性乐念,钢琴不断继续托卡它音型。第三乐章:间奏曲,温和的快板,三段体。第一段以乐队沉重步伐似的序奏始,钢琴进入作瑰丽进步。中段小提琴拨奏出明确主题并加以进步,钢琴一再奏滑奏音型,乐队和之互为纠缠,构成典雅的音色效果。第三段把第一段要素作各种不同变化。第四乐章:热诚奔放的快板,G小调,A—B—C—B—A结构。A以钢琴和长笛呈示自在奔放的旋律始,钢琴以敲击手法进入,和弦乐拨奏形成对比。B速度转慢,钢琴敲出一半和弦后,单簧管、低音管、大提琴奏出平易的俄罗斯风格的D小调旋律,钢琴继承后再交给低音管、双簧管,圆号又以逆行。C速度转快而进入快板,长笛和弦乐拨奏造成音型交叠,乐队咆哮和钢琴和弦构成高潮。平静后,在沉重的和弦后,钢琴独奏华彩,B段要素再现,到行板趋于平静,又变成快速音群,钢琴冥想性独奏。接着乐队形成尖锐的音响,回到热诚奔放的快板A段曲趣,最后进入C段要素构成的短小终结部而结束。
二、求将下面内容钢琴曲的难度排序
1、《summer》、《克罗地亚狂想曲》、《The crave》、《Magic waltz》
2、summer无疑是入门级别的,大概在三、四级的样子,音调脍炙人口,无论是主旋律还是配奏都富有规律性,容易记忆
3、克罗地亚狂想曲虽然听起来好像很激昂的样子,但其实大多数是电声的影响,纯钢琴的部分并不是很难,大概在五、六级的样子,旋律和配奏同样富有规律性,容易练习
4、海上钢琴师中的两首相对就会难一些,大概在七级左右,除了需要更熟练的弹奏诀窍之外相对突出的一点是节拍和大家经常听的歌曲或是西方古典音乐都有所不同,节拍相对自在随性,难以把握,这是练习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三、全球钢琴曲难度排行(最完整)的排行第十八
1、勃拉姆斯的《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2、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Concerto for Piano no 2 in B flat major, Op. 83)作于1881年。从莫扎特、贝多芬时代起,经舒曼、肖邦以至近代作曲家创作的协奏曲,基本都是三乐章结构,但勃拉姆斯为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增加了谐谑曲乐章,从而使作品扩充成为四个乐章,形式和性格都已接近于交响曲,独奏乐器也成为乐队的一员,这种交响化的理念脱离了协奏曲原来“竞奏”的意义,因此,这首乐曲有时候也被后人称为“由钢琴主奏的交响曲”。这首钢琴协奏曲的形式特别独特:首先乐曲采用协奏曲历史上罕见的四乐章形式;其次本曲中的主奏钢琴并未占据完全主导的地位,作者特意让钢琴和管弦乐“完全平等”。这首协奏曲既无莫扎特式的流畅,又无贝多芬式的雄壮,是地道的勃拉姆斯式作品。和第一协奏曲相比,显得更加沉重暗涩,诀窍也特别难,有人讲勃拉姆斯的降B大调协奏曲是“要钢琴家血汗的至难协奏曲,它不要钢琴家的妙技,而是要他们成为苦力。”这首乐曲具有勃拉姆斯所独有的沉着和厚重,同时又有他明朗、温柔的另一面。1878年春,勃拉姆斯第一次到意大利旅行,这一南欧古国的风土人情给作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由此勃拉姆斯开始构思这首乐曲。1881年三月,作者再度访问意大利,这一次彻底唤起了他的灵感,于是回国后立刻伏案疾书,当年夏季便完成了这首乐曲。本曲中的意大利风格并不明显,但无疑是作者真正情感的流露,堪称勃拉姆斯的代表作品其中一个。这部作品最后完稿于1881年,同年11月9日作者本人担任钢琴独奏运用乐谱草稿,在布达佩斯首演。全曲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降B大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传统的双呈示部。第一呈示部是管弦乐,首先由圆号奏出由两小节组成的第一主题动机,钢琴推迟一小节跟上,像影子一样进行模仿,木管声部进行进步,略带伤感的第二主题由小提琴呈示后乐章进入第二呈示部,钢琴呈示新的主题并进步,第二主题钢琴则以热诚的变奏呈示。 F小调展开部后音乐进入再现部(第二主题用降B小调)。尾声中管弦乐奏出第一主题的部分动机,钢琴用瑰丽的琶音伴奏,最后以强有力的开始动机结束。本乐章写得厚重而有力,颇具勃拉姆斯风味。贯穿乐章始终的主题动机,由雄浑的圆号引入,钢琴加以应答。在乐队协奏下的钢琴时而温婉典雅,时而热诚壮丽。本乐章中有许多处理方法和古典派协奏曲截然不同。第二乐章:热诚的快板,d小调,3/4拍子,三段体。典型的谐谑曲,但奏鸣曲式结构特别清晰、规模庞大,给人以深沉之感。第一主题,钢琴用激烈的强奏开始,乐队紧紧相随。第二主题为A小调,用弦乐齐奏呈示,之后钢琴反复。展开部进步上述两主题,再现部用的是完全不同的乐器编制。其旋律热诚而富于幽默感,同时也很有魔力。第三乐章:行板,降B大调,6/4拍子,三段体。由管弦乐奏主旋律,钢琴演奏装饰音型,并作主题变奏。第一部分由大提琴奏出甘美的旋律开始。中间部分更柔和,由单簧管奏升C大调主题,富于幻想的歌唱性旋律虔诚得近似祈祷。最后再现降B大调主题。本乐章充满放荡气氛,是在“德国式的”厚重风格中另有意大利明朗色彩的典雅乐章。第四乐章:典雅的小快板,降B大调,2/4拍子,回旋曲形式。典雅的具有舞曲性格的瑰丽终曲。清新活泼的回旋主题由钢琴独奏开始,乐队模仿。之后带有匈牙利乡土风格的插入部用A小调呈示(后移D调再现)。其他许多辅助的插入部,在钢琴和乐队间交错穿插,有时钢琴用音型和经过句装饰管弦乐主题,有时乐队用色彩性和声给钢琴以烘托,编织成巅峰的终曲。这个乐章的大致结构为A-B-A-B-小编觉得的程式。由钢琴开始的舞曲风主要主题,纤巧精细,又不乏厚重瑰丽。
四、全球钢琴曲难度排行(最完整)的排行第五
巴拉基耶夫是一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他弹琴都是凭记忆,从不看谱。他创作了一套诀窍性很高的钢琴作品,最著名者,就是这首《伊斯拉美》。这首《伊斯拉美》作于1869年由尼古拉·鲁宾斯坦首演。这是一首极难演奏的作品,是巴拉基列夫1870年到高加索地区采风的产物,这部作品的副深入了解为“东方幻想曲”。其正主题是高加索达开斯坦地区勒斯基人的一种舞曲,第二主题(仿佛一个中段)则是巴拉基耶夫在莫斯科听壹个歌剧演员演唱的一首歌曲的旋律。这首作品三段体:先是主奏,表达主题;接着是中段,奏出充满情感的小行板;接着小编觉得,加快速度,回到主题,尾奏是特别狂热性的激烈的急板。由于其极高的难度,许多钢琴家把它当作壹个挑战。
OK,关于钢琴游戏难度排行榜和求将下面内容钢琴曲的难度排序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